「免疫療法」標籤相關文章 第1頁 / 共6頁

國家醫療支出增加是趨勢 強化新藥價值性給付評估
智慧病人領袖學院邀請健保署與英國學者共同交流健保財務政策。近日,衛福部公布去年台灣健保財務狀況,結果顯示連續5年的赤字問題終於獲得了解決,健保財務實現了轉虧為盈的突破。然而,根據110年國民醫療保健支...

神經母細胞瘤初期難辨 醫示警「5關鍵症狀」:熊貓眼逾1周當心了
▲神經母細胞瘤初期難辨,醫示警「5關鍵症狀」:熊貓眼逾1周當心了。(圖/長庚醫院提供)記者嚴云岑/台北報導神經母細胞瘤是兒童癌症中除了腦瘤、淋巴瘤之外,最常見的實體惡性腫瘤,雖然佔比僅7.8%,但死亡率...

打破小細胞肺癌魔咒 免疫療法助患者重返職場
由於小細胞肺癌腫瘤生長快速,擴散期患者不適合做放射治療,洪仁宇醫師表示,主要治療方式為化學治療,若病人體力可負擔,一線治療時會將2種化療藥物組合使用,70-80%患者的腫瘤可有效縮小。肺癌連年蟬聯十大癌...

「三冠王」奪命! 術後免疫療法助早期肺癌降低復發、延長存活期
根據國健署資料統計,肺癌蟬聯國人十大死亡癌症首位長達40多年,且109年的新發個案更超過1萬7千人,是新增人數第二高的癌症肺癌每年死亡人數近1萬人,且為台灣「醫療支出最高、死亡率最高、晚期發現比例最高」的...

當心「隱藏版癌王」!半數以上膽道癌確診已晚期 存活期難破一年大關
57歲的劉先生因腹痛、黃疸就醫,才發現罹患膽道癌。膽道癌對國人而言相對陌生,但並非罕見癌症,也很常與胰臟癌搞混。現年57歲的劉先生是中藥行老闆,五年前開始出現消化不良,進食就脹氣,起初自行抓中藥治療,...

細胞治療是什麼?不只用在癌症治療 還可修復皺紋、疤痕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儀文報導】細胞治療技術越趨進步,衛福部也核准細胞治療運用於多項適應症,汐止國泰綜合醫院整形外科主任顏毓秀醫師表示,細胞治療可運用於癌症治療,也可利用纖維母細胞治療皮膚及軟組織缺...

第三期肺癌根治無望?別擔心,搭配「免疫療法」有機會
免疫療法的出現,讓第三期肺癌患者治療出現曙光,有機會達到根治目標,著實一大福音。一名50多歲男性,平時雖會抽菸,但菸量不大,然而在2年前,因健檢肺部X光出現異常,進一步檢查竟發現一顆4公分大腫瘤,且合...

【2022醫療科技展】新光醫院數位轉型 邁向智慧醫療大時代
新光醫院再度偕同新光人壽、新光銀行、新光保全以「數位轉型永續新光」的主題推出六大展區。2022台灣醫療科技展於12月1日至4日在台北南港展覽館1館盛大舉辦,今年新光醫院再度偕同新光人壽、新光銀行、新光保全...

女性肺癌發生率↑ 輕忽肺癌可能性到晚期才發現怎麼治療?
根據台灣肺癌患者資料統計,逾6成的肺癌患者沒有抽菸習慣,其中更高達9成為女性,打破過去大眾對肺癌為抽菸者或男性的想像。根據衛福部十大死因統計,癌症連續40年維持第一名,而肺癌已連續18年佔據十大癌症死因...

促進巨噬細胞吞噬腫瘤 研發新式癌症免疫治療藥物
癌症盤據國人十大死因之首已40年,近年來針對正常細胞與癌細胞內外免疫機制的研究愈發清晰,利用調整腫瘤微環境強化免疫系統進而消滅癌細胞的免疫療法,是目前治療癌症更有針對性且有效的新興療法。癌症盤據國人...

晚期肺癌不再難治 免疫療法新組合問世助抗癌
肺癌初期無症狀,高達半數患者確診時已為晚期,因癌細胞太大或出現擴散、轉移現象,導致難以手術切除,需靠全身性藥物治療。過去晚期治療方式較受限,僅有放射線治療與化學治療,部分患者治療同時可能伴隨嚴重副...

肝癌免疫療法昂貴 北榮領先全球發現腸道菌相可望預測成效
〔記者林惠琴/台北報導〕肝癌免疫療法效果可預測!台北榮總發表全球首見針對肝癌免疫療法與腸道細菌的研究指出,腸道有好菌相的肝癌患者,接受免疫療法反應率上看5成,死亡風險下降約70%,好菌相以毛梭菌、韋榮...

頑固性癲癇患者治療現曙光 北榮發展非侵入聚焦式超音波
〔記者林惠琴/台北報導〕頑固性癲癇患者治療出現曙光!台北榮總神經醫學中心癲癇科主任尤香玉團隊完成國內首度以「聚焦式超音波」提供治療的第1期臨床試驗,初步證實可將超音波能量安全地聚焦到癲癇發作點,同...

流產後胸部腫脹未消 竟罹最惡性乳癌
〔記者蔡淑媛/台中報導〕40歲廖姓英文老師2年前懷孕第3胎時流產,F罩杯乳房腫脹1個月仍未消退,觸摸右乳有明顯硬塊,驚覺有異,就醫確診罹患乳癌第2期,且是最惡性的三陰性癌,高復發、易轉移、死亡率也高;另...

破解癌細胞「死亡檢查哨」 北醫大研發新療法大幅提高療效
〔記者吳亮儀/台北報導〕癌症數十年蟬聯國人十大死因之首,治療時常會遇上癌細胞出現抗藥性,導致治療效果不佳。台北醫學大學與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組成研究團隊發現癌細胞有「死亡檢查哨」機制,會自我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