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頸癌」標籤相關文章 第1頁 / 共4頁

臺大北榮攜手多項研究! 肝癌預測預後、腫瘤免疫調節、兒童聽損、動脈硬化血管病有解
臺大醫院與臺北榮總兩院教學研究合作針對肝癌、腫瘤、兒童聽損及動脈硬化血管病等領域等四項重要的研究成果發表。臺大醫院與臺北榮總兩院教學研究合作計畫成果,發表超過30項合作研究成果,並針對「預測肝癌發生...

頭頸癌有10大初步症狀!頭頸癌存活率/成因/看哪科一文了解
【早安健康/蔡經謙報導】癌症已蟬聯40年台灣10大死因之首,其中隸屬於頭頸癌的口腔癌、甲狀腺癌,更在台灣10大癌症榜單中各自佔有一席之地,加上頭頸癌晚期存活率大幅降低,可見頭頸癌已成為民眾不容忽視的議題...

半數台人「基因有1缺陷」!喝酒臉紅小心了 醫示警:罹3癌機率增
▲研究發現,台灣人的酒精代謝基因缺陷率高居世界第一。(示意圖/記者李佳蓉攝)記者張乃文/綜合報導你喝酒是面不改色,還是整張臉紅通通,有如關公呢?但要小心,一喝就臉紅的人並不是保護色,而是「警告色」...

帶狀泡疹疫苗、HPV疫苗保護力提升 專家:可預防更多疾病
非活性帶狀泡疹疫苗保護力達九成、新型HPV疫苗可以防頭頸癌與菜花,登上台灣2022年十大疫苗新聞。台灣疫苗推動協會22日公布由全台上百位醫護人員票選2022年度最具影響力的疫苗十大新聞。秘書長呂俊毅對於2022年...

男下咽癌剛痊癒又罹食道癌前病變 1動作奪治療先機
黃耀光醫師指出,食道射頻燒灼術對於早期病變的患者而言是項相對安全又能夠有效去除的選擇,電燒較不會出現穿孔或狹窄等併發症,但僅適合處理較表淺之病變。59歲林先生有抽菸、喝酒及嚼檳榔的習慣,因為喉嚨疼痛...

年輕人14種癌症發生率升高!7個飲食小改變,癌細胞不把你當目標
【早安健康/蔡經謙報導】近年,不少名人因癌症英年早逝,包括《超級偶像》第3季總冠軍朱俐靜,在經2年的抗癌歷程,仍於7月病逝,享年40歲;以《中國好聲音》成名的姚貝娜也同樣因乳癌於33歲就離開人世。以往不...

癌症病患越來越年輕...7個飲食小改變,癌細胞不把你當目標
【早安健康/蔡經謙報導】近年,不少名人因癌症英年早逝,包括《超級偶像》第3季總冠軍朱俐靜,在經2年的抗癌歷程,仍於7月病逝,享年40歲;以《中國好聲音》成名的姚貝娜也同樣因乳癌於33歲就離開人世。以往不...

癌症控制新契機 記憶型T細胞治療涵蓋16種癌別
(由左至右)林水龍、謝瀛華、陳光耀、唐稚超、劉炳中共同表示,免疫細胞治療為癌症控制新曙光,呼籲患者盡早掌握免疫細胞治療黃金關鍵期。癌症每年奪走約5萬條人命,蟬聯國人十大死因之冠長達40年。陶聲洋防癌...

婦科醫喉嚨痛…一張嘴「驚見長菜花」!同行曝原因勸快做1件事
▲一名婦產科醫師被傳染菜花,同行醫師藉此提醒男性們要接種HPV疫苗。(示意圖/pixabay)記者李佳蓉/綜合報導婦產科醫師王樂明近日在節目上分享,多年前一名婦產科醫師因為喉嚨痛,驚見嘴裡長菜花,追查原因竟...

阻斷狡猾癌細胞「別吃我」訊號 國衛院新發現可增吞噬力助抗癌
〔記者林惠琴/台北報導〕1種廣泛在癌細胞表面大量表現的蛋白質CD47,可與人體巨噬細胞表面的信號調節蛋白α(SIRPα)結合,向巨噬細胞傳達「別吃我」的訊號,使癌細胞躲過免疫系統防衛,治療效果打折扣,但國家...

口腔傷口難癒未就醫…檢查竟癌四期!5字訣及早警覺口腔癌
【早安健康/林辰晏報導】全球因為新冠肺炎疫情,持續了近兩年的口罩生活,有些人擔心脫下口罩會增加染疫風險,不僅避免在公眾場所脫口罩,甚至連需要露出嘴部的醫療檢查也心生畏懼。彰化基督教醫院就曾收治51歲...

面容毀、進食難、妻離子散!頭頸癌友的心聲誰人知?
頭頸癌病友謝先生即使手術後顏面受損,仍努力維持生計以持續治療。台灣頭頸癌發生率遠高於許多國家,更是我國中壯年男性的健康殺手。據2019年癌症登記報告統計,頭頸癌發生率為男性癌症發生率第三名;死亡率為男...

陽明交大研究證實 粒線體基因「可望成頭頸癌標記」
▲陽明交大口腔生物研究所教授黎萬君(左)與博士謝宜達,研究粒線體基因調控對頭頸癌細胞特性的影響。(圖/陽明交大提供)文/中央社陽明交通大學實驗證實,粒線體轉錄因子(TFAM)及粒線體DNA有調控癌細胞的特...

「有這3習慣」口腔癌機率暴增123倍!地雷食物少吃 菜單曝光
▲頭頸癌中以口腔癌最多,每年增8千人確診。(示意圖/取自pixabay)記者李佳蓉/綜合報導「頭頸癌」為頸部以上之癌症,包括口腔、舌、鼻咽、口咽、下咽、喉部、鼻腔鼻竇及耳部等發生的癌症,好發年齡為25~44歲...

頭頸癌化療副作用影響生活 「免疫治療」協助改善
臺北榮民總醫院腫瘤醫學部藥物治療科主治醫師、國立陽明大學醫學系內科學科部定副教授張牧新醫師頭頸癌為原發於頭部、頸部惡性腫瘤之統稱,主要成因包含長期接觸環境致癌因子,及抽菸、喝酒、吃檳榔等不良習慣。...